我學瑜珈這二年來,斷斷續續的一天補魚三天曬網, 也快上完一百堂課了,當初被老師硬推銷一百堂課,看著密密麻麻的格子,不知何年年月何日才能填滿。


剛開始時,每上完一堂,腰痠的~~得撐著腰回家,活像個孕婦,而且接連幾天的腰痠背痛,直叫面對下一堂課時怯步,但身體卻像倒吃甘蔗般,愈來愈甜。


或許是我對瑜珈一竅不通,藉由老師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練體能練腰力練呼吸,半蹲、鋤式、駱駝式、眼鏡蛇式、倒立、拱穚,各種體能各種姿勢,讓我感覺像在當兵被操一樣,欲哭無淚~~像鋤式是身體向後翻,這姿勢卻整個壓迫我的呼吸,不舒服到了極點,我的晚餐都快要跑出來了,而駱駝式又讓我的頭整個疼痛不已~~


每個人都說練瑜珈多好多好,我也知道好,但好在哪?


就像世人都說讀書好,但我們也曾質疑,讀書好在哪?瑜珈老師換過三個,但我還是經常納悶~~


這段時間身體的瑜珈我已經達到,讓身體達到伸展的極限,它會告訴你,它很舒服~~


平常人工作忙碌壓力大,常常要身體發出痛苦的警訊才知道要保養。


我們通常都只知道~~生病時身體會抗議,輕忽快樂時它所說的話~~


於是~~我去瀏覽一些有關瑜珈的書藉,才發現它更深層的祕密~~


在整個西方世界,瑜珈中心四處林立,走到哪裡都能有人在上瑜珈課,這當然是一種肯定,無庸置疑,瑜珈具有能活絡身體增強體能的力量。


即便你上瑜珈課的動機,一開始是為了要減肥或是鍛鍊肌肉,但也必然會在學習的過程中蒙愛更微妙的益處:使自己壓力紓解,活力充沛。


瑜珈是一個對喚醒人類潛力非常實用的系統,它並不先要求你遵行一大堆原則,持續做瑜珈,你的心和情緒就會改變。


以此來看,如果你感到沮喪,其實並非是因為你對你的另一半和你最好的朋友有一腿,而心存怒氣與怨恨,而是因為你腦中的「血清素」不足。


只要透過注射適量的「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」,來提高這個神經傳導物質的分子濃度,你的低潮就會馬上消失。


而如果是血壓飆升,那也不是吹毛求疵的老闆持續不斷給你壓力的後果,而是因為「血管張力素」這個化學物質在你體內分泌過多的結果,只要來點「血管力素轉化酶抑制劑」,你的血壓就會恢復正常了。


至於你晚上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的失眠毛病,也不該怪你龐大的信用卡債,而是因為你的大腦沒有製造足量的「迦瑪-氨基丁酸」,來服一些藥物就能矯正這種缺憾,就算是卡奴,也能像小嬰兒般香香甜甜睡上一大覺。


這種物理性治療法對暫時舒緩症狀,有著卓越的療效,但不幸的是,用這樣的治療方式鮮少能使人進而對生命有更深刻的體會,也很難因治療而達到病情真正轉變的效果,再加上藥物的副作用,也常常帶來許多限制。


但是瑜珈,除了能舒緩身體的不適, 也能治逾心靈傷痛, 將生命的視野拓展到純生化的觀點外,並且還提醒我們生命是同時存在於許多不同層次中。在多重層次的差異中找到連結。


你有三重身體:


實質體:分子區,含環境、身體、能量


在實質體的領域內,瑜珈體位法可以增加你的柔軟度、強化肌力、改善姿勢、促進循環,並且也以非常有系統的方式來伸展肌肉、肌腱、關節,因此不管是體操還是足球,現在的運動課程中,都已將瑜珈融入到他們的鍛鍊中了。在例行的健身運動中加上一些瑜珈體位練習,就可以迅速的改善氣色和體態,熱衷於健身的人常常對此感到驚喜不已。就算只有上述的這些體能優點,瑜珈能給予我們的,其實比這些體能鍛鍊來得更多且更豐富,它不僅是生活平衡的科學,也是該人類充分發揮潛力的途徑。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,瑜珈能支撐著我們,讓我們擁有更為平靜的生活。


精細體:心智區,含心智、智能、自我


當你聽到聲音、感到知覺、看到景象、嚐到滋味、聞到芳香,感官經驗就會在你存在的意識層裏註冊,瑜珈提醒我們,在不同的意識狀態下,因著心智層中不同的濾器,真實也都各自不同的。而自我中的「我執」,意指「我」「是我」「我的」「是我的」等來宣告,來界定所有權。情緒上的痛楚多半是某些相信可能掌控的事情,實際上卻超出了自己的管轄範圍,而使你的自我受到侵犯。


讓身體敞開、讓心智敞開,就能打開你的經驗中存在的可能性,而這將會超越你平常的極限。


因果區:自性區,含個人、群體、寰宇


個人領域,是播有記憶和慾望的種子的一層,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,都是帶著特定的目的和獨一無二的天賦。只要有良好的環境,種子就會萌芽。


瑜珈鼓勵我們將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宇宙共通的領域,這樣我們才能浸潤在這個領域所表現出來的深層寧靜與創造力中。


真正的發現之旅並不在於找尋新的風景,不是你去過了全世界你就能體會人生,而在以新的眼光觀看,環境、身體、心理和情緒。


意識中的微妙轉變能夠形成強大的催化力,對你的生命進行治療並轉變。不僅是練習姿勢改變了,同時整個生活也都有所改變。


瑜珈代表身心靈的統合,是你的獨特性與統籌宇宙的神聖相結合的結果。瑜珈是一種存在的狀態,在這種狀態下,組成你的生物有機體的元素和力量,和宇宙間的元素保持和諧互動。在這種狀態下立足,你於情緒上、心理上、精神上,都會體驗到富足的喜樂,也會愈發看見自己的欲求自然而然實現。


這就是我從鬱鬱寡歡的人生,進而變得無憂無慮的原因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