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桃分布在全島各地低海拔山區,非常普遍。


自古以來,月桃就有濃厚的民俗味,昔日農家用月桃莖狀的葉鞘,曬乾後編製成草席或繩索;又用月桃葉包粽子;初夏時分,月桃枝葉長得更加渾厚茂密,乳白色成串的花在深綠色的葉子旁,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,而再仔細看看,在這下垂的白花內,吐露著黃色夾雜著紅色的色澤,就好像是黃唇內有著紅色的舌頭一般,這就是月桃花特有的唇瓣!


在宜蘭每當看到滿山的月桃葉長得如此漂亮,卻乏人問津,就忍不住駐足流連,想起如果母親看到的話一定要說:「多麼可惜的月桃葉啊!」





    在南部每一戶人家多多少少會種些月桃,平日不需特別照顧,到了端午節之前,就可省下一些買粽葉的錢,這時母親會將葉片篩選摘下,經一片一片細心洗淨後,先行水煮,剎時滿室粽葉飄香,街頭巷尾頓時充滿著濃濃的端午節氣氛,雖然每年我都會參與包粽子的行動,但總學不來母親的靈巧,只見母親備妥食材(糯米、花生、五花肉、鹼鴨蛋黃、香菇….),以精湛熟練的手法包裹再緊緊用麻繩繫住,不一會兒功夫就完成,再將成串的粽子放入大鍋水煮熟,最後一顆顆飽滿勻稱,腰身分明的粽子掛起,月桃葉香滲入粽肉內,清香又爽口,再配上入口即化的豬肉以及鹼蛋黃,一口一口搭配著細軟的糯米和香甜的花生,風味獨特,食後令人流連不已。每當端午一拜完祖先,我便迫不及待的吃幾顆棕直到肚皮撐起為止,那顧得了老師諄諄告誡「粽子消化不良不宜多食」等等,遠在異鄉的兄姐們也會回家過節,為的就是可以吃到家傳的美味,還可以把媽媽的愛心也一併帶回去,而住在家中的我也就不客氣的照三餐吃而且連續吃個幾天,直到膩為止。
    成為宜蘭人的媳婦之後,我也學著包竹葉粽,在宜蘭竹子有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性。早期的竹圍是用來防禦以及有防風的作用,現在除了欣賞,竹子本身的可用性也相當多用竹葉來包粽子除了氣味清香、材質細緻堅韌,富彈性,以及它的高雅脫俗。趁著爬山或踏青的時候摘採野生的竹葉回來,別有一番樂趣。

但是我一直覺得竹葉不比月桃香,竹葉的清香只有湊到鼻子才聞得到,竹葉粽的內餡先炒過所以吃起來很香,但稍嫌油膩。每年婆婆總要費心的包粽子拜拜以及寄給屏東的女兒,因為她嫁到屏東同樣也吃不慣屏東味道濃郁的月桃粽,而懷念宜蘭的竹葉粽。所以在故鄉的媽媽也不忘寄些月桃粽來給無法回家的我,遙寄相思之情,我把成串的粽子冰在冷凍庫,一個人慢慢品嚐,每當在婆家吃著和他們不一樣的粽子時,獨自咀嚼故鄉的滋味,他們皆帶著狐疑的眼光說:「有這麼好吃嗎?」,這是他們沒法子理解的味道,如果沒吃到月桃粽感覺就像沒過端午節一般。


每回近端午的時候想到母親在這悶熱的天氣裡,汗流浹背的包著粽子,蹲在地上用木柴燒著滾燙的熱水,想她年歲已高,不適合再做包粽子這般粗重的工作,所以兄姐們明明都很想吃卻總是規勸她不要包粽子啦!太累了。她總說:「不累、不累、很快的。」拗不過她的情況下只好叮嚀她說:「不要包太多哦!」而婆婆也是一樣堅持要自己包的才健康、夠味,我只好問她什麼時候要包粽子啊!我好請假幫個忙,「不忙、不忙,不用請假。」


雖然現在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粽子很多,可是我覺得能夠一直吃著家人親自包的粽子還真是幸福啊!只不過怕這種味道總有一天會消失,這母親的味道。
    每到端午,我都會興致勃勃的問別人,你喜歡什麼粽,果不其然的每個人喜歡的都是家鄉陪伴自己長大的那個味道。那味道讓我們憶起偎依在慈母和長輩身邊,享受著溫馨歡樂的時光,縱使年光飛逝,而童心是永不會老去的。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這是幾年前,母親還健在時為她寫的,最近夢中一直出現母親的身影,在夢中真切的生活瑣事清晰的讓她已不在的事實反變成虛假了,還是我未能習慣不久前還在跟我們說話的人,現在已化為一堆白骨!是一種習慣吧!總覺得母親還在故鄉等著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9) 人氣()